面對老化,多數人極力在避免,或至少努力的減緩它的腳步,但在這之前,你有先好好了解老化這件事嗎?

你知道這麼大的你是無數個小小細胞構成的嗎?你知道老化和細胞大有關係嗎?參加過同學會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一一定有一個同學從小到大都長一樣,也一定有人明顯老了許多,明明大家都經過了一樣的時間,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會老?

 

 

什麼是老化

一講到老化,你會想到什麼?以前睡3小時隔天還是一尾活龍,現在一熬夜就很累,睡很多天還不見得補得回來;體力變差,走幾步路就想回家;皺紋變多,拍照就緊張,照鏡子就心酸?

老化就像四季演變一樣自然,就差在你的春天只會來一次而已。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身體功能先是會慢慢提升到一個高峰,之後就會逐漸衰退,所以你可能會開始生病,發現身體各方面的狀況大不如前,你會覺得你「老了」。在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因為這是所有生物體必經的過程,那就讓我們來探討所謂的老化到底是什麼。

 

基因與老化

大家都說,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會讓你老得比較快,而近來許多研究顯示,老化也和基因大有關係。幾年前美國研究發現,年逾80沒有常見慢性病的長者,他們身上都沒有某種與阿茲海默症有關連的基因,因此推論健康長壽與與認知能力有關。研究也有發現所謂的長壽基因,泛指和老化與延長壽命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可能直接或間接透過不同的方式,可能是某種酵素,或影響細胞粒線體等機制影響人體老化的進程,這些基因可能在人體和其他生物體上被發現,透過人為的操作,發現在其他同樣有這些基因的生物體上有延長壽命的效果。

   

要了解老化 一定要知道端粒

說到細胞老化,就不能不提到端粒(Telomere)。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細胞不斷複製分化。我們國中的時候都學過,細胞在分裂的時候會涉及染色體的複製,染色體會在細胞裡面先排排站好,複製出另一對染色體後細胞就會分裂,變成兩顆理論上一模一樣的細胞。為什麼會說理論上呢?因為染色體上千千萬萬個遺傳物質,在複製的過程中,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失誤的。而端粒就是在這個聽起來很麻煩但又很重要的過程中,確保複製這項工程不要出錯的重要結構。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一段不斷重複的基因序列,它有維持染色體完整性和控制染色體分裂周期的功能。但是,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脫落一點點,所以隨著細胞複製次數的增加,端粒會越來越短,出錯的機率相對就會更高。

 

看到這邊你一定會想問,那細胞分裂出錯的話會怎麼樣?一般來說細胞會有自己修復的機制,但如果日積月累下來,細胞再也無法自行修復,就會造成細胞損壞,再擴及成器官的損壞,身體會出問題就可想而知了。

 

回過頭來,飲食、生活習慣和環境真的會影響細胞的老化。那麼,這是為什麼會影響以及如何影響呢?英國有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的東西會反應在你身上。一般而言,性別、年紀等各項生理條件相仿的的兩個人,常吃蔬果的那個看起來會比偏好油炸食物、含糖飲料的另一位年輕。

 

研究發現,加工食品與端粒變短有關聯;環境汙染物會影響粒腺體和端粒,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熬夜、睡眠不足,身體沒有適當的休息,會導致生理時鐘紊亂、內分泌失調,最重要的是細胞沒辦法在睡覺時好好地進行修復的功能,結果當然就會顯示在臉上和身體活動上了。

 

 

稍微搜尋一下就可以知道,現代人類的壽命可以超過100歲,而人的基因、行為和環境因素,加快了細胞的耗損,導致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80歲,只有少數中的少數可以突破那個臨界值。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下,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定義了健康老化的概念,更認為老化是挑戰也是機會。既然大家都會老,不如就勇敢接受它,讓自己老的舒適、老的精彩。

 

資料來源: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short telomere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of the Seguimiento Universidad de Navarra (SUN) Project, Lucia Alonso-Pedrero, et 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0)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iomarkers of Aging: A Multipollutant Approach, Annette Vriens, 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