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保健是什麼?心血管保健品怎麼挑?3大方向這麼做就對了!
心血管保健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尤其在現代社會中,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主要的健康威脅,透過正確的心血管保健知識與方法,我們能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升生活品質,除了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外,適當選擇心血管保健品也能為健康加分,本文將針對心血管保健的核心概念,並從飲食、生活習慣及心血管保健品三大方向,為您提供全面且實用的保健指南,幫助您打造強壯且健康的心血管系統。

一、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全球與台灣心血管疾病現況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約有1790萬人因其喪生,佔全球死亡總數的32%,在台灣心臟病和腦中風長期位居十大死因,且年輕族群罹患比例逐年上升,這與現代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密切相關,良好的心血管健康是維持高品質生活的根本,能確保身體各器官獲得充足氧氣和營養,使人保持精神飽滿與思維敏捷;反之,心血管功能不佳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與體力下降,甚至引發嚴重心臟病或中風,造成生活重大影響。
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
預防勝於治療註1,心血管疾病一旦發生通常需長期服藥及定期追蹤,甚至接受侵入性治療,增加醫療負擔並降低生活品質,研究顯示,高達80%的心血管疾病可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和早期介入有效預防,因此,重視心血管保健不僅是明智選擇,也是經濟實惠的健康投資,有助遠離疾病威脅,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二、心血管保健的基本概念
心血管保健也可以是心血管保養,指的是透過多種方法維護心臟與血管系統健康,以預防相關疾病發生,這包括日常飲食調整、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定期健康檢查,以及適當使用心血管保健品,無論是否已有心血管相關問題,尤其是具備風險因子的人群,都應將心血管保健納入生活日程。
心血管保健的核心目標主要:
1.評估心血管健康常用三大指標:
核心目標 | 內容說明 | 作用與重要性 |
---|---|---|
保持血管彈性與暢通 | 維持血管壁彈性,避免血管阻塞與硬化 | 防止動脈硬化形成,降低血管狹窄與血栓風險,保障血流順暢 |
控制血壓於理想範圍內 | 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低於140/90 mmHg為目標) | 減輕心臟負擔,避免心臟過度工作及心血管事件發生 |
調節血脂水平 | 平衡總膽固醇、LDL、HDL及三酸甘油脂,避免脂質沉積血管壁 | 防止脂質斑塊形成,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及中風風險 |
2.評估心血管健康常用三大指標:
指標 | 理想值範圍 | 相關說明 |
---|---|---|
血壓 | 收縮壓 < 120 mmHg 舒張壓 < 80 mmHg | 高於140/90 mmHg視為高血壓,血壓受情緒、運動等影響,需多次測量確認。 |
血脂 | 總膽固醇 < 20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較高較佳 三酸甘油脂 < 150 mg/dL | 血脂需平衡,過高或過低均有健康風險,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 |
血糖 | 空腹血糖 70-99 mg/dL (3.9-6.1 mmol/L) 餐後2小時 < 140 mg/dL (7.8 mmol/L) |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顯著提高,糖尿病診斷標準之一為空腹血糖≥126 mg/dL (7.0 mmol/L)。 |

三、心血管保健的三大方向
1. 飲食調整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註2被公認為最有益於心血管健康的飲食模式之一,其特色為多攝取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橄欖油和適量魚類,同時限制紅肉與加工食品攝取,多項研究證實,長期遵循地中海飲食顯著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風風險。
Omega-3脂肪酸的攝取
Omega-3脂肪酸是對心臟非常有益的重要營養素,主要存在於鮭魚、鯖魚、亞麻籽和核桃等食物中,它具有抗發炎、降低三酸甘油脂及穩定心律的功效,建議每週至少攝取兩次富含Omega-3的魚類,或在醫師指導下補充魚油保健品。
低鹽高纖維均衡飲食
每日食鹽攝取量控制在5-6克以下(約等於鈉2000-2400毫克)、高纖維(每日25至30克以上)及適量蛋白質(以植物蛋白及優質動物蛋白為主)的均衡飲食,避免過量紅肉攝取,此外,如藍莓、燕麥、深綠葉蔬菜、堅果和橄欖油等「超級食物」對促進心血管健康特別有益。
2. 生活習慣改善
規律運動
規律有氧運動是維持心血管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有助強化心肌、增加動脈彈性、促進循環並控制體重,初學者可從每日20至30分鐘快走開始,逐步增加強度與時間,有既往疾病者應先諮詢醫師意見。
戒菸與限酒
戒菸與限酒是重要生活習慣調整,香菸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並促使血栓形成;戒菸一年後冠心病風險可減少50%,酒精攝取應適度控制,男性每日不超過25克酒精(約兩杯葡萄酒),女性不超過15克。
減壓與睡眠
長期心理壓力會誘發慢性發炎及高血壓,加速動脈硬化,因此壓力管理不可忽視,推薦採用正念冥想、充足休息、積極維護良好社交關係及培養興趣愛好等方式來有效減輕壓力。睡眠品質對心血管健康同樣重要,成年人每晚應確保7至8小時優質睡眠,改善睡眠的方法包括規律作息、睡前放鬆活動、營造安靜昏暗睡眠環境,以及避免睡前大量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飲料。
3. 心血管保健品選擇與應用
保健品名稱 | 主要功效 | 適用對象 | 注意事項 |
---|---|---|---|
魚油 (Omega-3) | 降低三酸甘油脂、抗發炎、穩定心律 | 三酸甘油脂過高、有心律不整或已有心血管疾病者 | 注意EPA/DHA含量,避免過量服用可能延長出血時間;手術前應停止使用;心律不整者避免大劑量補充 |
蚓激酶 (Lumbrokinase) | 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環 | 血液黏稠度高、有血栓風險者 | 與抗凝藥物同時使用需謹慎 |
紅麴製品 | 降低壞膽固醇(LDL) | 輕中度膽固醇偏高且尚未服用處方藥者 | 紅麴製品含Monacolin K,成分結構與降血脂藥物Statin類相似,不可與Statin類藥物併用,以免增加肌肉痠痛、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風險;亦可能與部分抗生素、抗黴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 |
四、特定族群的心血管保健策略
1.中高齡者的保健重點
50歲以上的人群應特別關注自身心血管健康,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全面檢查,包括血脂、血壓及心電圖等項目;嚴格控制鹽分與飽和脂肪攝取;選擇低衝擊運動,如散步、太極或游泳;補充蚓激酶;控制體重,避免腹部肥胖。
2.有家族史者的預防策略
具家族史者建議自30歲起即開始定期檢查註3,更嚴格調整生活方式和積極控制危險因子,可考慮提前服用蚓激酶或魚油等保健品,同時注重壓力管理,以降低早發疾病風險。
3.久坐及高壓族群的生活建議
久坐辦公室族群應避免長時間坐著,每小時起身活動;午休安排20至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下班後進行有氧運動;保持良好坐姿。
五、整體觀念與持續行動
心血管保健是一項長期且全面的行動,需要結合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與良好生活習慣,而非單靠保健品,保健品只能作為輔助工具,再優秀的產品也無法彌補不良生活方式帶來的損害,持續堅持正確且科學的生活方式,是維護心血管健康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感覺健康,也應依據年齡及風險因素定期進行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問題並採取介入預防措施。
投資您的心血管健康,就是投資更長久且有質量的人生,從今天開始關注飲食、運動、休息與壓力管理,在必要時搭配適合的心血管保健品,共同守護您的健康與活力!
六、參考資料
註1:健康醫療網-預防勝於治療
註2:臺大醫院-地中海飲食
註3:衛福部-成人預防保健升級 30歲開啟健康檢查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