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工作之餘,您花多少預算為自己規劃一趟旅行? 或是一頓大餐、一場血拚? 但您是否想到也該花些預算和時間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 現代繁忙的生活步調讓我們經常忽略身體各個方面的潛在問題,造成身體大大小小的毛病,然而這些問題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就可以在發展到情況嚴重之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療。

 

這不僅有助於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真正的健康狀況、提供調整生活方式的參考和建議,照顧自己才能夠維持最大的財富,珍惜健康,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定期全身健康檢查為何重要?

過去社會對個人健康意識尚未抬頭,往往等到出現病徵或很不舒服才去看醫生,但常常為時已晚,治療效果與復原狀況大打折扣外,還需要花費更多金錢、心力才能挽回逝去的健康。

 

隨著現在預防醫學的興盛,健康檢查不只能檢測出現有的疾病和體況,例如了解血脂、血壓、血糖是否正常,肝腎功能和心臟健康狀況等,甚至透過家族史的追蹤和基因檢測,連潛在患病風險都能從中得知,幫助人們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檢視現有的生活習慣。

 

定期健檢保健康,早發現早治療

惡性腫瘤(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將近40年,然而大多數癌症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早期發現癌症才能早期接受治療,提高存活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也證明,部分癌症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

 

依據國民健康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26%死亡風險。

 

若未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等到已出現相關症狀才就醫檢查,可能已是預後較差的晚期癌症,屆時就必須接受較複雜的手術或化療等治療方式,且存活率也會大幅下降。

 

 

高風險族群更應定期健檢

什麼樣的族群算是需要密切注意體況的高風險族群呢? 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一是長期接觸菸酒、作息不正常者;二是有遺傳性家族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遺傳等);三是有癌前病變的患者(如黏膜白斑、息肉、子宮頸細胞病變等);四是長期暴露於高風險的環境(如噪音、化學物質、放射線等),有這些狀況的民眾可以提早規劃例行性健康管理與健檢,以掌握疾病狀況的變化做良好的風險評估,在充分了解自己身體情況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預防和管理疾病,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

 

幾歲應該開始做健康檢查?

隨著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作息不正常、飲食不均衡,常見慢性疾病好發年齡愈來愈年輕化,預防醫療與健康檢查的規劃就顯得更為重要,衛生福利部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之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服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另外也針對四大癌症-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提供免費補助篩檢,政府提供中老年人這些預防性檢查,即是希望國人面對慢性疾病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然而許多預防醫學機構皆建議30 歲起甚至更年輕時,即可以進行第一次全身健康檢查,因為當年輕時,此時各項檢測數據可視為個人生理基礎背景值,未來再做健康檢查時,就可做出比較;而年紀越大,患病風險越高,更應該提高健檢的頻率。

 

總而言之,健康檢查並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多久做一次也沒有一定的標準,主要還是依個人健康狀況與相關疾病風險,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諮詢和建議,如果你有家族病史或暴露在高風險因子下,部分屬於老年常見的疾病可能會提早發生,因此建議提早規畫針對相應的項目進行檢查。

 

 

全身健檢項目有哪些?

在進行全身健檢之前,您需要跟醫生進行詳細的諮詢,告訴他們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生活習慣和任何症狀,一般成人健檢項目包含以下幾項:

1. 理學檢查:身高、體重、腰圍、BMI 等一般體格檢查,以及視力、口腔、血壓、聽力和醫師問診等。

2. 尿液檢查:尿蛋白、酸鹼值、尿糖、尿酮酸等。

3. 血液檢查: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低密度脂蛋白、肝腎功能等。

 

其他建議檢查項目隨著包括胃鏡、大腸鏡、超音波、胸部X光攝影、心電圖等。各家檢驗機構提供的健康檢查方案項目多元且迥異,除了選擇含括項目多樣的健檢套組,若有相關疾病因子,可以針對特定項目作加項檢驗。從一般常聽到的胃鏡、大腸鏡、超音波、胸部X光攝影、心電圖,到費用較高的MRI(磁振造影)和CT(電腦斷層)等。

 

若想要更進一步做到疾病的風險預防,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了解,過去大家對於基因檢測的印象或許停留在親子鑑定或產前檢驗,然而現今越來越多成人健康檢查將基因檢測納入其中,基因掌握人體生長、衰老等身體從過去、現在到來未來的秘密,就好比電腦工程師所寫的程式碼一樣精細,透過基因定序和疾病資料庫的交叉比對,能更多對先天體質、遺傳性腫瘤基因、慢性病及癌症等風險基因進行分析,進行更縝密的風險評估。

 

讓健康管理成為您每日的生活習慣!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健康老化,活得健康有品質是每個人都必將面臨的課題,全身健康檢查即是防患於未然重要的一步,早期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提早進行治療和追蹤,減少醫療費用支出,也提高患病後的治癒率。

 

當然,全身健康檢查只是預防措施之一,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愉快的心情,包括健康的飲食習慣、充足的運動、適當的社交活動與家人陪伴、避免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才是根本之道,定期做好健康檢查,積極有效預防疾病,珍視自己的健康,才能與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健康、樂活呷百二!